第(2/3)页 脸上的五官虽然不错,可一张脸瘦得连巴掌大都没有,属于这个时期的胶原蛋白愣是半点也见不到,只剩下皮包着骨头。 由于原主常年在外面乱跑,脸上的皮肤也晒得黝黑。 哪里还像个姑娘,压根一火柴棍。 她足足呆了好几分钟,才接受了自己现在的模样。 …… 两人在溪边洗干净木耳之后,林秋原瞧着这一背篓鲜嫩的木耳,又看着已经乌云密布的天,脸色逐渐难看起来。 “小意,你刚才说这个要晒干了再去卖。可看这天色,下午是肯定要下雨的。” 这样,明天怎么还拿到县城里去卖。 林秋原还有一句话没说,他担心今天下雨,这些木耳堆在一起会发霉,到时候别说卖了,估计送人都没人要。 林秋意早就想到这一点,她轻笑一声,对着林秋原开口。 “哥,你是不是忘了咱们家有什么了?” 见林秋原还是一脸迷糊,林秋意直接用手比了下:“就是咱们睡的炕啊。 那么大一个炕,烘干这些木耳还不容易?” 她话音刚落,林秋原眼神就亮了起来。 对啊!妹妹不提,他都忘了炕上还能烘干东西了。 话说妹妹可真聪明,人人家里都有炕,可能想起用炕来烘干东西的,却没几个。 林秋原却不知道,林秋意有这种想法,主要是因为在二十一世纪,很多干杂类的东西,靠的不是晒干,而是机器烘干。 作为一个现代人,林秋意并不怎么依赖自然,首先想到的就是手头上的工具。 …… 林秋原背着背篓走在前面,清明节快到了,再有一个月,这田间的小麦和油菜便成熟了。 看着四周那快熟透的粮,林秋原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如果在农忙后分家,现在那十几亩地的粮食,至少也有他们的一份。 去年种地时候,就属他们家最勤快,一大半的地都是他们这一房种下去的,后续的施肥浇水除草,一样没落下。 结果眼看着粮食丰收了,他们却被赶出家门,连一厘地、一袋粮也没分到。 从油菜地这边的拐角转出去,周围都是小麦,林秋原的上半身和他身后的背篓,也都随之露了出来。 “三娃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