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永不退休的社会,就像看不到终点的道路,所以东瀛整个社会普遍比较压抑,因此自杀率居高不下。” 东瀛的自杀率倒是个耳熟能详的话题。 很多恐怖片里都有反映。 譬如广为人知的自杀森林,就在富士山脚下,因为太晦气,所以昨天江辰并没有领着被金珠炫影响逐渐偏爱恐怖片的道姑妹妹去实景观光。 毕竟道姑妹妹是道家,不是佛家,不擅长超度亡灵。 “东瀛的自杀情况真的很严重?” “世界第一,名副其实。” 闫光义回答道,“这也是他们恐怖类型电影制作如此出色一个重要原因。” “看来还是想不开啊。劳动最光荣,终身工作,永不退休就真的这么难接受吗?还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 瞅瞅。 多可恶的资本家嘴脸。 “想不开的,只是极少数,要不是东瀛每年就不会只是两三万人选择自杀了。” 还好周围近距离没人,不然听到他们的对话,那就不是闹事了,非得被围殴不可,恐怕得报警来保护自己安全。 “东瀛政府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人家皇宫里面,江老板指点江山。 “和教育没有关系,是整个社会体系绷得太紧,没有任何喘息的空间。”闫光义道:“有次我家里上网的猫坏了,打电话给东京网络运营商,两个小时不到就送来了新的。而我在荷兰工作的时候,无线网故障将近两个月,打电话数次依然没人维修。” 江辰笑。 西方人的散漫,众所周知。 “东瀛的早稻田大学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都是各自国内一流的大学,然而在回复邮件的速度上,早稻田工作日24小时内一定会答复,阿姆斯特丹大学回邮件的速度平均是1到2周。就我个人体验而言,在各种服务的效率上,东瀛几乎完爆荷兰。而有时候,太过高效的社会,其实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人不是机器,机器不会累,但人会。” 闫光义不轻不重,不急不缓道:“东瀛的高效背后是各种繁杂的规矩和极其压抑的社会环境。荷兰人悠闲、随意、甚至可以说散漫,而东瀛人则十分的敏感、细致,有时甚至近乎刻板的死守规矩,上下级观念深入骨髓,大多数人从众心理严重。肉体上的辛苦倒是其次,无处不在的隐形条条框框才真正会让人窒息。 在荷兰,学生可以对熟悉的教授直呼其名,偶尔还会互相开开玩笑。而在东瀛,这种情况如同天方夜谭。” 江辰挑了挑眉,不禁想到了昨晚不小心按到的电影。 即便匆匆一瞥便关了电视,可还是能看到是教师题材, 东瀛人对教师,好像并不怎么尊重啊。 当然。 这种事情,江辰并没有因此去进行举证大脑,倒不是在意自己的形象,只是不想连累曹锦瑟。 “东瀛人确实很擅长做生意,非常善于思考,不过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能把许多事做的极其周全,坏处是许多时候过度思考,很可能小题大做,加重自我的心理负担,东瀛人加班到电车停运是常态,而荷兰,一到下班点,整个公司就像田径比赛。” 这一点,江辰颇为认同。 譬如那位总是称呼他为江辰君的财阀小姐,不就是自己想得太多,自己吓唬自己,所以才匆匆回国了吗。 江辰笑了笑,“这应该是我们的区域特色,不止东瀛在鼓吹努力和奋斗。” 东西方有一个显著的不同。 西方人追求享乐。 而东方不一样。 就像江老板刚才说的,东方推崇劳动最光荣。 不过这种观念现在好像正在慢慢的发生改变。 “即使主流导向相同,但还是有差别的,东瀛人比较在乎社会形象,和他人的评价,所以即使不想努力,也不会躺平,而是做出努力的姿态。” “我曾经考察过东瀛的公司,有员工已经完成分内的事情,却把已经摆整齐的东西重新打乱再摆放,这是我亲眼所见。每个人看起来都忙忙碌碌,可实际上就是在磨洋功。无论再怎么厌恶自己的工作,他们也不会表现,而是永远会挤出笑容,东瀛人大部分时候都在承受现实与内心的剧烈拉扯,在这里生活很便利、服务周到、交通也发达、基础设施完善。但是有一点,感受不到幸福。” 两人都看着四周。 不对。 应该是三人。 道观妹妹也是一样。 来皇宫观光的,不止外国人,同样有本地人。 在闫光义的讲述过后,那些东瀛人阳光灿烂的笑容此时看上去不禁变得有些古怪。 “其实全世界的底层人民差不多都是一样,脸上挂着伪装的笑容,口里说着言不由衷的话。但是有的地方的人民思想比较豁达,懂得安慰自己,而东瀛人缺乏这种自我排解和乐观的能力。于是在高负荷的社会压迫之下,要么逐渐麻木不仁,要么选个某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挑一棵结实点的树,或者纵身跃向铁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