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好久不见,谢大人(求月票)-《踏枝》
            
            
            
                
    第(1/3)页
    日头偏西时,安北侯与冯仲带领着回朝的兵士,刚刚离开官州地界。
    自那日从祁阳出发后,大军日夜赶路。
    祁阳府离京师,还有不少路程,但比起飞门关,那可近了太多了。
    依着计划,    他们要尽快抵达京畿,然后再调整速度。
    而调整的依据,就看永宁侯什么时候发难了。
    想来,祁阳城中,把颜氏一门犯事的证据整理成册,也需要些时间。
    而此刻的官州府衙,知府谢羽刚刚断完一桩案子。
    一位通判跑过来,    低声与他道:“今日依旧没有下落。”
    谢羽颔首,    道了声辛苦。
    他对这个答案,没有丝毫意外。
    那日,长公主带他们去了山上破庙,喊着要把四散而逃的人都抓出来,而后,人就回祁阳城去了。
    难题留给了谢羽。
    天南海北的,又过去了这么多天,谢羽去哪儿把人抓回来?
    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这一点,谢羽很清楚,同时,他想,长公主也一定很清楚。
    平阳长公主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没有见识的女子,她带过兵、打过仗,什么能做到、什么不可能做到,心里有都数。
    偏长公主就是这么要求了……
    倒也不一定是为难他们官州府,    而是,    长公主不愿意回京而已。
    至于不回去的理由,    谢羽有一些猜测,    估摸着与那道造反圣旨有关系。
    事关朝堂稳固,    可他谢羽人微言轻,轮不到他去长公主、或是皇上跟前高谈阔论,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的事。
    找人,继续找,长公主之后问起来,也算有交代。
    通判还有话要与谢羽说,突然间,外头一小吏快步跑着过来。
    “大人,”小吏的手上拿着厚厚一封信,“外头有人送来,说请大人过目。”
    通判不赞同道:“什么东西都能直接递给大人?”
    小吏道:“那人奉上了大人的名刺,小的想,应是与大人相识的某位大人、遣人送来的。”
    谢羽闻言,接了过去。
    翻了翻那名刺,果真是他的。
    第(1/3)页